做志愿者有感(李雯)(7.2023)

              做志願者有感              (李 雯)

在本學期中,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參加了一些的志願活動,本著盡己所能,幫助他人,提升能力,服務社會的意願,積極奉獻自己的一份力,來感恩回饋社會對我的幫助。

在學校裡,我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,但光在學校裡學習並不足夠,社會實踐能夠讓我們走向社會、瞭解社會,拉近我們與社會的距離,讓我們能更好的在社會上生活下去。

作為一名即將大四的學生,我們積極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,比如前陣子學校舉辦的職業技能勝任考試,我作為志願者,參與到其中。從開始報名到培訓,再到上崗,在這個過程中,我能感受到志願者這個職位舉重若輕,如果沒有數百名志願者在考試站內、外,兢兢業業,一絲不苟地全程協助的話,這個考試恐怕難以運行下去的。

參加這次考試的是我們的學長學姐,作為臨近實習前的考核,同時對於我們這些明年即將實習的同學來說,這不僅僅是一個奉獻大學生力量的時刻,更是一場考核模擬測試,我們站在考場外面,側耳聽著學長學姐們的考核,對這個考核過程有了大致的瞭解,心裡更有了底數,等到明年我們進行考核的的時候就柔韌有餘了。所以我覺得志願活動涵蓋了多方面的好處,既能服務他人,我為人人,又能從中得到經驗和知識,同時對於未來可能參與到的活動提前適應,“打預防針”。

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道路,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。每個暑假或者寒假,我們醫學生都會利用假期去醫院參加暑期/寒假見習,在為人民服務的活動中,不僅宣揚了提出的中國夢重要思想,更是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加強了同群眾的緊密聯繫,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醫院見習中的所見所聞相結合,並在這些活動中拓展了本身的分析素質,增了學問,長了才幹,進一步築牢醫學基礎知識。

我們致力於為醫生護士排憂解難,為病人們消減痛苦。在與病人的相處中,病人每笑一次,我們的心裡的滿足感就增加一分。每當病人有什麼需求時,我們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竭盡全力去幫助他們,無論是排個隊還是倒杯水,只要能讓病人輕鬆片刻,那就是我們的收穫。在醫院裡做志願見習的那些天,見過因病治好而發自內心的眉開眼笑,見過因親人去世而悲傷的嚎啕大哭,等等。

我的心情會隨著他們心情的波動而波動,仿佛我自己就是他們家庭中的一份子,他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,每當這時候我就好希望自己能夠快些學好醫學,提高自己的醫學水準,能為他們做些什麼,留住些什麼,不管是健康還是生命。當然,在醫院實踐的這些天,我也收穫了許多。學會了一些關於急救防護措施,我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醫療手法,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幫助更多的人。

活動已經結束了,但是熱情還沒有消減。在以後的學校生活中,我不僅會好好學習理論知識,還會將理論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中,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,只有在實踐中,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更深層次的含義,同時讓我們學會如何與人相處,從實踐中積累經驗、吸取教訓。

(李 雯)

(廣西中醫藥大學)(中醫骨傷科學)

(7.2023)